English

揭开电脑的神秘面纱

1999-05-28 来源:光明日报 李国杰 我有话说

对我利用出差乘飞机和一个周末时间阅读了全书,深深被书中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所吸引。尽管书中提到的大部分电脑发展史我并不陌生,冯·诺依曼等人的传记(英文)我也读过,但这部经过作者认真收集、整理、加工和评述的“电脑史话”仍令我放不下来,一边读,一边陷入回味与沉思。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向大学师生(不限于计算机专业)、计算机及其他行业的科研人员、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们推荐的一本好书。

本书作者为中小学生做过不少科普讲座,有写科普读物的经验,文笔生动流畅,很有现代的文风和气息,个人的观点也很鲜明。这本费了心血写出的大部头“史书”,应属于较高档次的科普作品,其阅读对象恐怕需要高中以上的大学文化程度。我国一直十分缺乏这一类读物,在“知识经济”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今天,这本书可以给人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迪。以史为镜,可以使我们的头脑更加清醒,眼光看得远些,弯路也会少走一些。

我在阅读过程中,有几点看法,提出来供作者和出版社参考。本书在文字内容中强调了软件的重要性,但从内容组织上看,还是重硬件轻软件和应用。每一台电脑的来龙去脉往往写得很周详,但软件发展史的脉络仍不很清楚,在写软件部分时,侧重点又在编程和语言上。事实上,电脑发展到今天,能有如此广泛而神奇的应用,除了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提高以外,主要靠软件,而软件的核心是算法(不是编程技巧)。从国际上来说,无论是制造芯片的EDA软件、多媒体应用的信息压缩技术还是“深蓝”电脑下棋赢了卡斯帕罗夫,都是靠巧妙的算法。在海湾战争中,多国部队庞大的武器、物资流动和人员调配中算法起了关键作用,它的作用和芯片可以平分秋色。从国内看,北大方正的“华光系统”的核心是王选在70年代中期创立的算法,近年来方正开发的彩排系统,关键也在算法。算法设计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计算机科学中的知识创新,主要就是算法的创新,创建一种新算法其意义不亚于建造一种新机型。本书对算法的忽略并不奇怪,原因主要不在写作的难度上(算法不好写,许多算法是商业机密),而是在作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上。根子又在我国的计算机教学中从来不重视算法,没有几个老师能开出算法课,“编程快手和能手”往往成了衡量一个计算机专业高材生知识技能的唯一标准。严格来说,不讲算法,计算机科学(ComputerScience)就无从说起。本书作者是中国最高学府最高学位的获得者,对算法的认识不足,就反映了上述教学缺陷。我建议作者注意收集算法方面的素材,到适当的时候补写有关内容。

作者在后记中提出本书的三个命题:计算机科学的技术化,技术的产业化,产品的大众化和艺术化,立意鲜明。但最后一条是否还要加上产品的“智能化”(实际上是傻瓜化)呢?电脑发展应朝三个方向:一是大众化,即无处不在的计算机,与因特网普及相关。二是智能化,即能读、能听、能说会想的计算机,Microsoft、Intel、Sun、IBM等公司在中国建立研究开发中心,摩尔定律至少在15年内还起作用,计算机的性能会越来越高。本书作者反复强调个人电脑,这是事实的一个方面,要想电脑对个人的服务越来越周到,就必须有越来越强大的服务器。各色各样的服务器,小至家庭服务器、大至每秒几百万亿次的超级服务器,同样是未来的重要产品,而且,电脑不仅是个人的工具也是21世纪的最重要的生产力,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直接提高生产效率的设计效率的服务器。相反,现在的PC机几乎90%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,造成技术和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。美国有一本权威的调查报告形式的书“TheTroubleWithComputer”,就是讲电脑引起的各种麻烦及其在提高办事效率方面作用甚小。因此我们著书立说,要有更高一些的眼光。对于中国,目前最重要的舆论宣传应当是用好电脑,对各电脑厂商而言,其任务不只是卖电脑,而是更要做好服务,让电脑真正发挥作用。若能从电脑史上多找一些实例(正反两面都要),说明应用的重要性,则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。

(李国杰:中国工程院院士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